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医生讲述脑梗的科学预防与治疗

发布时间:05-14 浏览次数:10
通常所说的“脑梗”,我们医务工作者称之为“脑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是“中风”(也称“脑卒中”)中最常见的一类,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脑卒中是一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等特征的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突发“脑梗”的信号

常有人咨询医生:“中风来得那么突然,是不是有什么先兆?”其实,脑梗死没有所谓的先兆,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尽早识别、就诊,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脑梗死等脑卒中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突发的面瘫、突发的言语困难、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

有时,这些症状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所忽略,但很多患者会在症状消失后的短时间内复发,甚至加重。
突发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突发的意识不清或者昏迷、突发的剧烈头痛,这三种症状在脑出血患者中发生的概率较大,也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以往没有偏头痛病史的,或是在情绪激动后出现头痛的患者。

 
一旦发病,“时间 = 大脑”
发生脑卒中后的数小时内是患者治疗的“黄金时间”。尤其对于脑梗死患者,发病4.5小时内,可采取阿替普酶等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的大血管病变,可采取介入取栓等治疗。这些治疗会带来显著改善预后的希望。
上海一些较好的“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卒中中心),如华山医院,可以通过更全面的影像评估,将治疗时间窗扩展至发病后24小时。
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中心推荐:一旦识别卒中,尽早呼叫120。
近年来的资料显示,在上海地区,通过 120 急救转运的脑卒中患者能够更快地到达具备一定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时间 = 大脑”!
如果家中有卒中高风险的患者,不妨告诉亲戚朋友们,牢记最近的几家医疗机构,避免临时手忙脚乱。

高危人群如何防

高血压 是脑梗死等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发病前已有高血压的约占 65%。因此,建议大家定期自测血压,尽早识别高血压,一旦明确诊断,就要积极干预。避免不干预或不规律治疗导致动脉硬化加重和心脑等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后,仍然要监测日常血压,发现血压波动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坚持正规治疗,血压长期稳定达标,就能显著减少脑卒中的发病。
心源性卒中 即心脏原因造成的脑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 21.5%,而高达 75.1% 的心源性卒中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致的。相比其他原因,房颤导致的脑梗死症状更重、致死率更高。明确诊断为房颤后,经过神经内科和心内科医生综合评估,口服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或艾多沙班等抗凝药物,是预防房颤患者脑梗死的重要治疗方式。同时,患者须配合医生做好定期规范的监测,确保抗凝管理的安全和有效。
糖尿病与高脂血症 对于此类患者来说,若聚餐频繁,或过度进补,容易使血糖、血脂升高,从而增加脑卒中发生的危险。“管住嘴,迈开腿”,科学管理血糖、血脂,能有效减少糖尿病与高脂血症患者的脑梗死发病风险。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和酗酒等也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在中青年人群中,大量进食高糖、高脂、高盐等不健康食物,长时间坐位,都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发生率的增加。

以上就是关于医生讲述脑梗的科学预防与治疗详细介绍。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可以反馈给我们,有任何问题可以加关注我们公众号:小白帆健康,联系官方客服微信号:XBFJK1 进行咨询。